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心意门|xinyimen|xinyiliuhequan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传统武术的传播与高层传媒之发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马踏飞燕 发表于 2008-2-9 17:4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传统武术的传播与高层传媒之发达

韩建中 李 萍

中国的传统武术拳种以CCTV“武林大会”的传访形式录制保留下来并组成系列,我们不敢说,在未来对中国的传统武术界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坚信,这是一个方向,即传统文化高层次传播的方向。
  首先,必须承认传统武术是一种无可置疑的真实存在。它的传播一定要与高文化层次的媒体结合,才能构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坐标。 传统武术本身在现在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稀缺资源,相对于众所周知的“主流传统武术”而言,任何一个国家的高层文化都是比较安静的,它们不可能张牙舞爪地频频晃动,让你随意就可看到,所以过去一直在民间悄悄地流传,使它更具有神秘性。其中一些真正的传人可能一辈子在习练,到最后能够有一个两个继承人也就算了,或者一辈子没有想过公布于众,或者没有机遇源远流长。就是现在一些“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域,他们的后代也没有办法依靠武功生存,导致传统武术的失传了情况是有的。
  其次,通过高层媒体建立武术高层文化的示范。良好的教育条件能使高层武学文化获得大规模深度研究的可能,进而使传统武术的搏击家学者成为被羡慕和尊敬的对象。这就使传统高级别的武文化结构有了一个稳定的制高点,也使民族文化的向往有了一种示范导向。从武术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武功,处在一个“断代”的时期,老一辈的人,好多已经搞不动了,新一代没有成长起来,20出头的小伙子,不能说没有掌握技术,但是,缺乏江湖历练,缺乏系统地传承、积累和沉淀。而这些年轻人绝大多数人是武术的爱好者,成长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他们当中有些仅学到武术的部分技术,就停止在一定的高度上,即便是在未来,也很难系统地去讲解、分析、描述武术的拳理,从科学的角度上,无法诠释清晰一门传统武术,甚至把高层文化人拉低了层次进行被攻陷或贬损的情况却是存在的,包括它内在的独特性与文化内涵。传统武术的新生代缺乏年富力强、中流砥柱的依靠力量来影响未来,这种现状也许将持续一段时间。由此说明武术传统文化的主要缺憾在于长期缺少整体定位,然而演绎和传播这个文化定位的高层媒体制作队伍的强大成为许多文化活动的主心骨。

第三,CCTV“武林大会”是高频率传媒文化和弘扬文化精神的渠道。她除了把优秀的各方文化向世界流通外,还能在第一时间让人们即刻看到传统武术本来的面貌,而且使传统武术很快地成为人们长久地津津乐道的话题, 然后再投入下一轮更新的观看,在这种此起比伏、终年不息的审视传统武术的浪潮中,电视传媒是文化的载体,她从根本上改变了武术文化在传播方方式上的内外格局,因为CCTV传媒文化的发达程度人所共知,是行内公认的第一。

第一的概念有很多,不仅仅是使收视率第一,还有它在内容策划与经营定位上的第一。有人说,CCTV的设备好,还真不是一个因素,主要在它的内容与价值取向。多年来,在内容上CCTV搞传统武术一直是武文化的领头雁,从“说武论技”到“擒拿一招”,再到“武林大会”专栏,其品名的创意、媒体的沟通、到大版块制作,都对传统武术资料的占有率很高,份量大有深度。无论是在演播的组织结构,展示理论观点都能站得住脚,虽然其它省台也有一定的武术演播,但都没有央台的整体优势强,成为独家之言。使传统武术偏向动态整合,形成导向作用,对传统武术的传播更具实效性。

另外就是摄制镜头的鲜活性和后期制作队伍强大。CCTV“武林大会”栏目组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一栏目的编辑态度很重要,有好的专业水准没有好的态度,这本栏目水准一样上不去。央台CCTV“武林大会”的专业人员素质水平比较整齐,他们的和制作态度和编辑水平的认真是没挑的。曾经有人问过CCTV“武林大会”制片人:“你们收视率的成功之处在哪儿?”她随口而出,“我们只是比别人认真罢了”。就一个“认真”,却在“武林大会”这里成了一种明显的特征,因为,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他们珍惜每一个镜头,抢抓现场每一秒的真实感。如果问,在央台体育推广有限公司谁比较较真儿,那只有阮总和程总了。在武林大会摄制组里面,最敢直面批评的就是阮总和制片人。他们从不看任何人的脸色,也不唯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非常坦承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高层媒体的高层人物就会牢牢把握好的创意,好的策略和好的表现。这些成为央台体育推广有限公司的主心骨。他们洞悉国际文化态势,了解观众的欣赏心理,熟知经济运作规律,使他们主持的传统武文化媒体充满了社会活力和文化品位。他们勤政执守于高层媒体的这个专业里,使央视的媒体文化制作人中在亚太地区占据领先地位,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在有就是观众的惯性。早年关于传统武术的栏目几乎是零,特别是具有国际视角的传统武术就更少,CCTV以其一流的专业力量拥有了大量观众,这群人又很有一部分是专业武术运动员。他们都是常期的观众,有一定的惯性是CCTV“武林大会”的观众储备。这种长期“合作”的观众一般不会流失。他们对CCTV“武林大会”有一种信任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口碑或者是理念品牌,可以说是泛善可陈,使其产生了内容与收视率的双向互动。

正是如此,当“武林大会”主推一个拳种顶级文化的思想阐述与主讲人的报道,就是“武林大会”在把当期的武林豪杰推举出来的过程。这个时候是国内观众最欣赏的。其启发性和作用不亚于人物专题报道,进而吸引了一大批的国际观众的眼球。

    第四,传统武术文化的主要缺憾在于长期缺少整体定位。凭借影视媒体还只是形态上的繁荣,从深里看,传统武术文化一直处于纯消费状态。如果它的传播失落了高层媒体资源,不得不全然依附于商业利益时,这种依附所产生的影响会使武文化的高层面显得非常寂寞,紧接着会造成了传统武术文化的自身破碎,形不成呼应,构不成合力,甚至不能对它作深度解析的可能。因此,传统武术传播与高层传媒都应有一种明确的文化责任。应该尽早成为都市的文化灵魂,因为北京在未来亚洲文化中的地位有可能特别突出,由于汇聚,由于流通,由于整体背景,它极有可能会成为本世纪亚洲文化的中心。

第五,中国传统武术需要从自省、互补走向共同繁荣。共同处在中华文化圈内的各个省市,由于自己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归属,都有自己传统武术的优势和缺憾,因此需要在互相对照中虚心发现自己的缺憾,学习别人的长处,既保持特色,又积极互补。 中华文化在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有过严重的失落、损伤和变异,有的是良性的,有的是恶性的。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需要从文化意义上作一次全面自省,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各种弊病,共同激发健康的活力。在这一点上,各个拳种都不应过于自以为是,沾沾自喜,觉得中华文化的优势都在自己脚下, 都在自己的手里。前不久台湾有所大学聘我作客座教授,我接受了。

我想 ,一个大陆武术专家担任台湾大学的作客座教授还是很有沟通意义的一件事,所以接受了。香港回归后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碰撞,也是我考察的对象,正好今年我出任了“香港特区形意拳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的虚职。恐怕要逗留港台两地,所以朋友们常说我是“闲云野鹤,令人羡慕”!但在我看来,我的潇洒之中还包含着一种很大的传统武术文化的使命感,形散神不散。大家虽然找不到我,但都在热切关注着我和CCTV点点滴滴的动态和想法。  

老臣我愿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繁荣尽绵薄之力,期待传统武术凭借CCTV的高层媒体迎接“大武学时代”的到来,将世界人民所喜好的武术推向新的高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心意门在线 ( 豫ICP备05002264 )

GMT+8, 2024-4-25 18:36 , Processed in 0.26603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