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心意门|xinyimen|xinyiliuhequan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承弘扬禅武医文化、为建设当代中国和谐文化提供特有的文化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angyong307 发表于 2010-4-30 22:0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承弘扬禅武医文化、为建设当代中国和谐文化提供特有的文化资源

陈  海

(2007年3月20日)

      嵩山少林,佛教圣地,历史悠久,享誉中外,而其具有1500余年的禅武医文化,不仅是少林文化的三大瑰宝,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此,探讨如何传承弘扬少林禅武医文化,并为建设当代中国和谐文化提供特有的文化资源,是一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事情。笔者初涉禅武医文化,有感东道主之盛邀,便不揣冒昧,一述浅见,难免贻笑于方家,诚望批评赐教。


一、充分认识传承弘扬少林禅武医文化对建设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的现实意义


      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的,以融理想信仰、行为道德、社会风尚为一体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既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又包含着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尊重。现在党中央强调和谐文化建设,要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创造和谐环境,提高国民素质。这对传承弘扬少林禅武医文化来说,可谓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传承弘扬少林禅武医文化对建设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的重大现实意义。


1、禅武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传统的民族优秀文化是和谐文化的思想源泉,它为和谐文化可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以禅学、禅武、禅医为主体的少林传统文化,自北魏以来,已经流传了1500余年。其文化传承充满了神奇色彩,留下许多救苦救难、匡扶正义的传奇故事,出现过许多为国为民、义搏云天的传奇人物,在历史和当代都产生过很大的社会影响。特别是自1991年以来,《少林功夫》、《今风细雨江湖》、《武僧德建》等电视片在国内外的播出,以及赵国成、赵季曾、李国胜三位先生的《嵩山访禅记》和赵千春先生《禅院诗稿》的问世,都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少林禅武医文化为越来越多的信众所了解,所认可。据说少林功夫正在申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少林禅武医文化宝贵价值的生动体现。从有关书籍和德建禅师对禅武医的介绍中了解到,传统的少林功夫应是禅武医三者的有机结合。这就不能不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凝聚着历代少林高僧心血的禅武医文化,的的确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因此,对这一民族绝学的文化传承,不光要有德建禅师的全身心努力,要有广大信众、有关部门的支持,同时,还应得到全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2、禅武医文化是当今和谐文化的有益组成部分。


      建设和谐文化,必将以主流文化为主体,融百家之长来发展壮大整个民族文化。同时,又可使主流文化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现实中减少思想冲突,在前进中增进社会认同,从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使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比较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而禅武医文化正是以其独特的“顿悟”理论和修持风格打开人们的心结,除掉人们自身的浮躁、虚荣、愚昧和奢望,使人们以开明的心态和宽宏的气度,以博大的胸怀和风范,包容万物,兼收并蓄,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名利,善待社会,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善待天地万物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进而达到“天人和谐”的理想状态。这不正是我们和谐文化建设中所大力倡导的重要内容么。


3、传承弘扬禅武医文化是广大信众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禅学开人心智,激人向善,教人豁达、彻悟和超脱;禅武教人强身健体,熟悉经络,精通医理,提高生命质量,从而丰富中国的养生文化,为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和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发挥作用;禅医助人治病,解人于倒悬,救人于水火,补社会医药之不足,解国家财力之短缺。前不久卫生部部长高强在答记者问时说,当前“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草’的问题仍然突出。据调查,在西部地区农村,有62%的患者由于经济困难应治疗而未治疗,有75.1%的住院患者未治愈就要求提前出院”。(见光明日报2006年12月10日第一版)其实这种状况在中部地区也很普通。现在国家正在千方百计地想方设法解决这些问题,然而有诸多的困难需要逐步克服,诸多的问题需要一点点解决,因此,少林三宝中的禅医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为国家为百姓提供更大的帮助。
2#
 楼主| wangyong307 发表于 2010-4-30 22:00:48 | 只看该作者
二、发掘抢救、整理宣传、继承弘扬禅武医文化,实现与现代和谐文化的对接


禅宗一派从初祖达摩至六祖慧能,虽一直信奉“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但仍然为后世僧俗两界留下了《楞枷经》、《金刚经》、《六祖经》等珍贵经典。因此,行性法师和德建禅师在论禅的时候,一方面他们强调了对于尚未进入禅门的人,禅是不可以语言文字说明的东西,也别寄希望靠着语言文字的说明来了解它。另一方面,他们也同时指出,语言文字虽不能说明禅的内容,却能引导或者指示你如何去亲自体验它,所以语言文字还是用得着的。以笔者的亲身感受来说,此前我对禅学乃至禅武、禅医不甚了了,几近于零,只是因为看到了《嵩山访禅记》一书,突觉眼前一亮,似乎拉近了与禅武医文化的距离。从李克先生在《嵩山访禅记》一书序言中我们知道,由于书的作者基于同行性法师和德建禅师多年的交往和信任,才促使这两代禅武医传人打破多年隐居的沉寂,向世人讲述了少林禅武医文化之传承以及他们多年修持、实践的体验和感悟,并经作者对少林文化之精髓进行多方位地深入发掘,才使得世人对少林历代高僧乃至少林传统文化有了真切自然、耳目一新的了解和认识。有鉴于此,笔者产生了如下三点思考:


1、进一步搞好发掘抢救工作,是少林禅武医文化的当务之急。


      大家知道,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必须在传承中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的目光,站在历史的高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现实加以继承和发展。否则,再好的文化也有中断传承的可能。纵观中外文化的发展史,这样的例子不少。在世界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古埃及文化中断了,古罗马文化中断了,古希腊文化中断了,古印度文化中断了,而唯独中华文化延绵数千余年,经久而不衰,历险而益固。究其原因,我想无非有两点:一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至今仍然闪烁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二是历代的先哲、文人、志士、高僧、隐士,包括开明的君主和文臣秀士,都曾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甚或是牺牲。少林禅武医文化发展到今天,并产生如此的影响,亦源于此。但其现状,不容乐观。行性法师年事已高,德建禅师尽管砥柱中流,但仍显势单力孤,且有关禅武医的史料书籍信息问世很少,尚难适应其文化发展的本身需要,因此这些东西亟待有关方面和知识界以及有识之士,组织人力对过去那些濒于失传的文化遗产进行发掘抢救,否则,很可能会留下一些无法挽救的遗憾,以至于严重影响禅武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认真整理、系统宣传,是目前发展少林禅武医文化一项十分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有着1500余年历史的少林文化,历代高僧都做过巨大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有过独到的实践、感悟和论述。在把这些宝贵的史料及时发掘抢救出来的同时,如何把这些东西真实、准确地整理出来,则需要有一种科学的精神,一种大的智慧,一种清晰的思路。正如赵国成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一定要在发掘少林文化的积极内涵上下功夫,要把那些实实在在属于少林的传统文化,去粗取精,介绍给世人,使其发扬光大。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和文化平台,有节有度地进行系统宣传;要有自己的宣传阵地,开辟自己的宣传网络,出版自己的刊物、书籍,尽量满足信众的需求,使其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少林禅武医文化的作用,展示其利国利民的本质。


3、搞好继承发扬,实现与现代和谐文化的对接。


      这里所说的继承发扬就是回首千年,汇集禅宗百家之言,提炼精华,把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利国利民的思想文化接过来,传下去;“用彻底的无神论,用唯物辩证法的解剖刀,把作为佛教禅宗祖庭的少林禅学的科学内涵从宗教神学的笼罩下剥离出来,不让虚妄的神学理念影响世人”;(赵国成语)以少林文化包容相济,崇尚和谐的精神,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与和谐文化实现对接,赋予其时代精神;要严肃认真地考虑和重视其文化产品的社会效果,做到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坚持正确导向,传播健康向上的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重要内涵。

三、确立大战略,构建大舞台,强化少林传统文化与嵩山旅游文化的结合,推动禅武医文化的发展实现历史的跨越


      发展禅武医文化,不仅要有历史的目光,深邃的思索,还要以更加进取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其自身发展的有益经验,吸收中外文化的成果,借鉴现代文化的平台,努力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在与现代文化潮流的交融中,增强其吸引力和感召力,实现历史的跨越。


1、确立大战略。


      要切实以和谐文化理念为出发点,以禅武医文化发展为重点,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社会环境为依托,充分发挥僧院、信众、政府的三个积极性,努力打造四众所归、教化一方、中外瞩目的禅武医文化圣地,启迪智慧净化人心的智慧乐园,环境优雅、名胜荟翠、生态和谐、山川秀丽的人文景观,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寻求确立这样一个大战略定位,主要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即新世纪新阶段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文化事业大有希望的重要发展期。逢盛世国兴家兴万事兴,面临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少林禅武医文化,理应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实现其历史性的跨越,转而为和谐文化提供更加丰富而又特有的文化资源。


2、构建大舞台。


      2005年,河南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河南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明确指出,要在推进中原崛起中建设文化强省,要弘扬传承中原文化,推进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推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大省转变。这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少林禅武医文化发展可说是步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因此,一定要不失时机地构建大舞台,开创新局面。


     一是举办高层次的文化研讨会,邀请海内外高僧、学者、社会贤达以及政府有关方面领导,寻求探索少林禅武医文化的发展思路,提高少林禅武医文化的品位。


     二是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政府的高度关注,举办类似文化周、文化长廊等活动,展示禅武医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现代魅力。


     三是创办覆盖全国的禅武医文化期刊和信息网络,传播禅武医文化知识,提高禅武医文化的知名度。


     四是打造少林文化王牌精品。充分利用少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和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创新和发展禅武医特色文化;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尽快考虑设计一整套与少林禅武医文化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文化理念,寻求传统少林文化历史绵亘之后与当代文化和谐交辉的光点,打造精品,诸如搞好禅林书画精选、精典文物荟萃、禅院标识品牌等,提升少林的文化形象。


     3、打开山门,充分实施少林传统文化与嵩山旅游文化的结合。


      禅宗文化一向讲求清静、淡泊、远离尘嚣,这是其自身文化特点所决定的。我们应该给予充分考虑和尊重。但这绝不意味着这种文化要与世隔绝,与百姓隔绝。我想佛家的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这个样子的。佛家讲究普度众生,救苦救难,这就离不开大众。因此,我们可以在尽量考虑禅宗文化特点的同时,找到一个合适的度,一个合理的空间,充分实施少林传统文化与嵩山旅游文化的结合。这样既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为发展少林禅武医文化提供必要的不可或缺的物质保障。这方面海南三亚南山文化的发展就很有借鉴意义。当年南山文化兴起之初,赵朴初先生曾经给海南省委领导写信说:“我建议贵省在海口和三亚各建一座寺庙,……一定要把寺庙建成弘扬佛教正信的清静庄严的佛教道场。这方能体现宗教政策,吸引海内外信众,促进海内外交流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贵省在南疆大门的优势。”(见光明日报2006年11月13日第三版)之后,南山文化立足自身,放眼未来,寻求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带动了海南旅游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用大手笔给海南的经济文化建设描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南山已成为“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之一,这又打开了一扇面对世界的窗口。我想少林文化的历史背景,少林文化的自然环境,应该说远比当年三亚南山文化起步时的条件优越得多,至少是春兰秋菊,各逞一时之秀。因此,借鉴海南三亚南山文化发展的模式,打开山门,充分实施少林传统文化与嵩山旅游文化的结合,应该会对禅武医文化的发展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使其实现历史的跨越,并对中国当代和谐文化的发展提供可贵的特有的文化资源。这岂不是一举多赢的善事、好事和美事,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简介:中国石油大庆石油化工总厂政研会副秘书长、企业文化部政研室主任、教授级高级政工师,中国企业文化高级管理师、曾任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石油政工研究》副主编,社会兼职,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心意门在线 ( 豫ICP备05002264 )

GMT+8, 2024-5-3 13:49 , Processed in 0.2838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